Skip to content

好书推荐 |《从零构建大模型》:从理论到实践,手把手教你打造自己的大语言模型

发表: at 03:30

笔者之前已经获得了图灵编辑部的赠书(电子版),提前做了阅读,感觉非常不错,这次出了纸质版,特推荐给大家!

在大语言模型(LLM)成为 AI 时代核心驱动力的今天,很多开发者和研究者都渴望理解其原理,并尝试自己动手训练一个大模型。然而,大多数资料或过于抽象,或高度依赖已有框架封装,缺乏系统性的指导。

今天推荐的这本书——《从零构建大模型》(原书名 Build a Large Language Model (From Scratch))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。它不仅讲透了大模型的基本原理,更从实际出发,带领读者从最底层一步步构建出一个完整的 GPT风格 的模型,实现训练、微调和部署。这是一本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指南,无论你是研究者、工程师,还是 AI 初学者,都能从中受益良多。

一、为什么推荐这本书?

1. 理论+实践:系统化构建大语言模型的知识体系

本书不是泛泛而谈的 LLM 概念介绍,而是完整还原了一个大语言模型的构建路径——从文本预处理、词嵌入、注意力机制、Transformer 架构,到模型训练、指令微调,再到推理优化与部署,内容扎实全面,环环相扣。

通过阅读这本书,读者能够:

2. 代码开源,可完全复现

本书配套的代码已全部开源,分为英文原版和中文注释两个版本:

代码结构清晰、注释详尽,非常适合边读边练。例如,第 3 章实现自注意力机制的代码仅需 50 行,但完整涵盖了权重计算、因果掩码、多头划分等核心逻辑,真正实现“手把手”教学。

3. 从基础打起,适合所有技术层次读者

无论你是否熟悉深度学习,书中从 PyTorch 基础(附录 A)、词嵌入、注意力机制讲起,再到完整的 Transformer 和 GPT 架构搭建,层层推进。


二、书籍核心内容:从零构建 GPT 的完整路径

本书最打动人的地方,不只是讲“怎么做”,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“做这件事的知识地图”——从理解语言模型的本质,到动手实现每一个关键模块,最终完成一个能运行的 GPT 模型。

我们可以用一张“构建路径图”来概括这条从 0 到 1 的旅程:

graph TD
    A[文本处理] --> B[编码层设计]
    B --> C[注意力机制]
    C --> D[Transformer Block]
    D --> E[完整 GPT 模型]

    C --> C1[多头注意力]
    D --> D1[层归一化、GELU、残差]

    C1 --> F[因果掩码 + 训练流程]
    D1 --> G[微调任务(分类、指令)]

    F <--> G

图片

接下来的章节内容正是沿着这条路径展开,每一章不仅解释“这一步是什么”,更讲清楚“为什么要这样做”以及“怎么亲手实现”。

1. 明确目标:什么是大语言模型?(第 1 章)

2. 数据准备:文本预处理与嵌入表示(第 2 章)

3. 模型基础:注意力机制与 Transformer(第 3-4 章)

4. 预训练与微调(第 5-7 章)

5. 进阶实战与优化(附录)

三、对初学者的独特价值:从困惑到通透的跃迁

许多初学者面对大模型时,常陷入以下困境:

书中代码示例(第 4 章生成文本):

def generate_text(model, prompt, max_length=50):
    model.eval()
    tokens = tokenizer.encode(prompt)
    for _ in range(max_length):
        logits = model(torch.tensor([tokens]))
        next_token = logits.argmax(-1)[-1].item()
        tokens.append(next_token)
    return tokenizer.decode(tokens)

仅需 10 行代码即可实现基础文本生成,直观感受模型工作原理。

四、学习路径与实践建议

1. 三步上手:零基础友好

2. 资源整合:高效学习工具包

五、结语:从“用模型”到“造模型”的蜕变

构建大语言模型不再是科技巨头的专利。通过本书,你将:

正如作者所言:“理解大模型的最好方式,就是亲手构建一个。”

无论你的目标是求职、创业,还是纯粹的技术热爱,**《从零构建大模型》**都将成为你 AI 之旅的里程碑。

请立即行动,用代码揭开大模型的神秘面纱吧!

附录:学习资源直达

图片

文章来源:微信公众号-原力注入,原始发表时间:2025年04月11日。


下篇文章
《线性代数应该这样学》线性代数教材那么多,这本凭什么畅销10万册?